沆瀣一气什么意思

沆瀣一气:沆瀣,夜间的水气。讽刺那些气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典故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在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 许多读书人纷纷来到长安应考。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 主考官崔沆连日批阅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为赞赏,连声叫好。发榜那天,许多人围榜观看,有的还高声地念着名单。突然,有个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连声道喜,原来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当时规矩,科举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崔瀣不免要以门生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前去拜谒“恩师”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门生叫崔瀣,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 如今刚好在两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块,实在难得。一时,许多人聚在崔府门前,看个热闹。人们指指点点,津津乐道,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并不含贬义,崔沆、崔瀣也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不过后来有人听说崔瀣中举后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职,遭到他人质疑,于是便把“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他们俩有私人关系。渐渐地,"沆瀣一气“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词的成语。

沆瀣一气的读音规则

“沆瀣一气”,正确读法为:hàng xiè yī qì,其中“沆瀣(hàng xiè)”“沆瀣一气”,最终成了泛指臭味相投的人集合在一块,还有“勾结成一伙”做坏事的意思。

“沆瀣一气”中的“沆瀣”的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汽、露水。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常用的成语叫沆瀣一气,沆瀣是什么东西

沆瀣”两个字都是三点水,很明显和水有关。这两个字单独拿出来看的话,都是水气的意思,特指清晨的那种露水。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沆瀣什么意思

是两个人名。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沆瀣一气成语故事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秦国的赵高和商鞅想要在秦国建立他们的权力,但是两人互相猜忌,无法合作。
于是商鞅提出要在壁上画一个楼阁,让赵高去看一看并请他把楼阁拆除。
赵高去了楼阁,但看到画的是一条河流,他被蒙在鼓里并且将楼阁拆除。
回到秦国后,商鞅问他拆除了什么,赵高说他拆了一座楼阁。
商鞅又问他看到画面了吗,赵高说看到了一条河流。
商鞅趁机说他不称职,是个糊涂虫,把他逐出秦国。
所以沆瀣一气就成了形容不清不白,混乱不堪的风格和状态。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