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什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要把文字写在龟甲兽骨上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甲骨文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原因:

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

占卜就是预测凶吉,其方法是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眼、火烤,凭借裂后的裂纹形态走势预测凶吉,并将预测结果刻在上面,以期以后验证。所以要将文字写在龟甲兽骨上。

甲骨文写在什么上面

甲骨文音协课书写于什么与什么上而得名

甲骨文音协课因书写于龟甲或者贝壳上而得名。

甲骨文写在什么上面

甲骨文之上是什么字

在甲骨文发现之前,我国年代最久远的文字就是金文了。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既然已经可以铸造青铜器,就说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了一定高度,即金文决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在青铜尚未出现之前,中国的文字应该刻在哪儿呢?

晚清翰林院编修王懿荣于1899年患上了伤寒,太医给他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龙骨”。

在从药铺抓来“龙骨”上,王懿荣目光锐利,发现了上面刻着,与铜器铭文相似的刀痕,从而断定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古老文字!

王懿荣寻根究底,查明来历,派人到药铺拣出那些刻有文字的“龙骨”,以高价买回,共得1000多片,通过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了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古老而系统的甲骨文,与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字体系。

现在发现的甲骨文最早的是商朝的武丁时代——公元前1271年至公元前1213年,即甲骨文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3000年前。

也就是说,甲骨文的发现,仅仅把我国始创文字的历史往前推进了几百年。

几乎所有的中国考古学家都认为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和北非地区,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

3000年前的甲骨文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字辈”。

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已是六书具备的成熟文字,那么它的发展和演变,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

因此,中国考古学家都觉得,有朝一日,一定会找到堪与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年代媲美的中国文字!

毕竟,中华文明五千年,商代往前有夏代,夏代往前还有“三皇五帝”时期,这些先民一定有自己的文字!

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了数千件陶、石、骨、甲等质料遗物。

经碳14测定,这里的文化层异常单纯,属于距今8000年且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

让人惊奇的是,甲骨上竟然载有契刻符号!

新发现的甲骨契刻符号,多载于随葬的带孔龟甲甲板上。这类带孔甲板,是与远古时期人类占卜相联的佩在身上的饰物。从部分契刻符号的形体来看,个别与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字形近似,从这种现象看来,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应与此一脉相承。它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至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文字的形成过程远比人们想象中要缓慢得多,其源头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

也就是说,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的龟壳上的契刻痕迹,乃是最终演变成汉字体系已知的最早前身。

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有的学者认为“贾湖契刻的发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不久,有考古学家宣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发现了中国西北大麦地岩画中的图画文字,声称这是一种更为年代久远的原始文字。

几乎也在同时,安徽蚌埠有学者称蚌埠双墩遗址中,发现蚌埠双墩刻画符号……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原始文字,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表意符号,介于符号和文字之间,使用范围也比较狭窄,距离像甲骨文那样成熟、系统的文字还差得很远。他们指出,甲骨文之所以迄今仍被定为最早的文字,主要基于其字音、字义与现代汉字一脉相承,有音可读、有形可释、有意可解,可以成文,也可以通篇解读。而上述“文字”显然并不具备这些特征,只能称为“刻画记事符号”。

“刻画记事”与“结绳记事”,不就一步之遥吗?

我们能说那些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绳结,就是一个个文字吗?

由此可见,寻找中国更久远的文字,除了激情和热血,还需要理智和冷静。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历史上也有山东寿光仓颉创造文字的记载。

随着现代考古工作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明历史的源头应该在黄河的入海口南侧。

人文始祖、东夷领袖太昊、黄帝、蚩尤和尧舜的故乡就在山东。

即山东就是东夷文化的中心。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文字的主要源头会不会在山东呢?

考古人员在山东省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陵阳河遗址发现有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一簇火焰。

有学者考证:这些陶文刻画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形体接近商代的青铜器铭文,可能与后来的甲骨文有一定联系。

但这种推测的结果和上面提到的贾湖刻符、中国西北大麦地岩画、蚌埠双墩刻画符号的命运是一样的,并不能解决中国更早文字的源头。

可喜的是,从本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山东省内已出土了数百块兽甲骨,刻着近千个图文符号,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将这些兽甲骨集中起来,悉心研究,已找出了这些图文符号的结构和布局的规律,认为有些偏旁多次出现。

甲骨文写在什么上面

甲骨文的国字怎么写

甲骨文的国字基本上是:一个‘日’没有上面的一横,旁边一个竖过来的‘艹’。

类似于‘或’但比或字少很多画。

最早殷商时期的国字是没有‘口’字框的,直至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的演变成有‘口’框的‘国’字,那是一个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

从战国时期到近现代的民国时期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包括现在的台湾香港等地区还沿用这种繁体的写法。

甲骨文写在什么上面

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改为被字句

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这是一个“把字句”。把字句的特点就是介词把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如上句,它的句子成分分析是:人们(主语),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状语),叫做(谓语),甲骨文(宾语)。

把上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人们叫做甲骨文。被字句的特点就是介词被和主动者(名词或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分析上面被字句的句子成分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语),被人们(状语),叫做(谓语),甲骨文(宾语)。

甲骨文写在什么上面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