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的经典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达了“我”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4、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5、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6、为什么要写起“我”的叔祖?

7、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题

阿长与山海经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

第一次是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第二次是阿长给鲁迅买来《山海经》她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

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她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然夸张,却是孩子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题

阿长与山海经六件事的赏析

1:长妈妈的名称来历

“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这真让我们感到她比孔乙己还要可悲,人们毕竟知道孔乙己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姓,而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直至三十年后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仍不知长妈妈姓什名谁,可见长妈妈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

2.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

3.睡觉摆“大”字

一是厌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这些事情完全是从小孩的角度写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能说她讨厌。

4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5.讲“长毛”的故事(或长毛攻城,她被掳去守城)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 “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但这种敬意随着“隐鼠事件”的发生而逐渐淡薄甚至“完全消失”。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隐鼠事件”,可见这件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么,“隐鼠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中介绍说,隐鼠是鲁迅小时侯非常喜欢的一种小老鼠,一天,他发现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于是,“我”就从此痛恨起猫来,后来,“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从此“我”就特别记恨长妈妈,对长妈妈的所言所为也就特别厌烦。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第二次敬意的缘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常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 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话,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伟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

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长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由“厌”长妈妈、“烦”长妈妈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选择《山海经》与“阿长”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题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词解释

hai lu song huang ji

骇:惊吓,震惊. 掳:拐带,抢走. 悚:害怕,恐惧. 惶急:恐惧和着急.

chuang ba jie wen ke mu shu lan

疮疤:受伤后的疤痕.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非常羡慕.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约束.

pi li gu shuang

霹雳:这里写的是感情强烈的震动. 孤孀:守寡的妇人.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题

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详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

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题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作者写此文目的不在于写自己厌烦、讨厌阿长,大揭其短,而是要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

的敬意和怀念。因此着重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而略写其他,作者力求

写出—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是采

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题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