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1、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来理解。中国古代有着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中”、“和”、“容”是其中经典表述,即中庸之中、和谐之和、包容之容。

2、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本土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等为主要内容。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理解。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了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的社会表现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特点 :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自觉的适应自然,人不是自然的奴隶,自然也不是人的奴隶,两者是兄弟朋友关系;

二是文明的新境界.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如果把农业文明比作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

方案分为十个部分,共56条,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法

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