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指的是谁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指的是汉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曹操于196年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掌握政权的先前事件。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皇权低落。因为皇帝丧失军事力量,徒有皇帝之名,加上董卓火烧雒阳迁都长安,使到雒阳残破。因此各方霸权都不希望接收皇帝。而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则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纵然皇权低落,惟他仍然是汉朝的皇帝,终究正统。在分析利害后,曹操决定迎接天子。当时袁绍受到沮授和田丰等建议下,也曾经考虑迎接献帝。惟犹豫不决,加上在反对方审配等人的反对下,始终无行动。

  曹操拥护献帝后,即迁都许都,放弃残破的旧皇城雒阳。自此曹操开始以天子之名行事,其命令都以皇诏颁布。此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维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至他自称为魏王,然后他儿子曹丕篡位自立曹魏为止。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天子是谁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指的是汉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指曹操于196年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掌握政权的先前事件。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皇权低落。因为皇帝丧失军事力量,徒有皇帝之名,加上董卓火烧雒阳迁都长安,使到雒阳残破。因此各方霸权都不希望接收皇帝。而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则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纵然皇权低落,惟他仍然是汉朝的皇帝,终究正统。在分析利害后,曹操决定迎接天子。当时袁绍受到沮授和田丰等建议下,也曾经考虑迎接献帝。惟犹豫不决,加上在反对方审配等人的反对下,始终无行动。

  曹操拥护献帝后,即迁都许都,放弃残破的旧皇城雒阳。自此曹操开始以天子之名行事,其命令都以皇诏颁布。此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维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至他自称为魏王,然后他儿子曹丕篡位自立曹魏为止。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

传统社会,皇帝掌握着最大的权力,普天之下的土地、人口、军队,都是他老人一人控制。

但是,到了一个朝代的末世,诸侯、反王之类的各路实力派崛起,谁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个时候,皇帝就成了实力派手里的软柿子。东周时候没有皇帝,那时候的最高领导叫天子。东周末年的天子,基本上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霸主手中的道具。南方的楚国直接称王不说,还时常派使者来问一问周鼎的轻重。“鼎”是国家权威的象征,问鼎就是要染指最高统治权。这些实力派的诸侯,军事力量强大,但是缺乏号令天下的权威, 于是就把天子控制起来,利用天子的名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的诸侯。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回到三国,在诸葛亮评价曹操之前,沮授就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说皇帝不就是个废物吗,这么一个废物你把他接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呢?你是朝拜他呢还是不朝拜他呢?你是请示他呢还是不请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请示,把他弄来以后大事小事我们都要跟皇帝请示,皇帝万一意见和我们不一样怎么办呢?我们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他的呢?听他的显得我们的主公不牛叉,不听他的又显得我们的主公不懂规矩。算了算了,最好不要把这个烫手的山芋弄来。

袁绍怎么想呢?汉献帝刘协那是董卓扶起来的,而且董卓要废立皇帝的时候袁绍是不干的,现在又去尊奉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袁绍的性格就是优柔寡断,特别是每当手下谋士意见不和的时候,他就没主意。可见袁绍根本不是个政治家,空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难免失败。

袁绍一犹豫,曹操就抢先了一步。

曹操接受了董昭的建议,得到了荀彧的支持,把汉献帝劫持到了许都。

汉献帝虽然窝囊,毕竟还是皇帝。曹操的手下,原来只是给曹操打工。汉献帝来了,曹操以皇帝的名义给大家封官,荀彧等文臣做了尚书令之类的大官,夏侯惇等武将做了将军。曹操集团的骨干镀了一层金,都成了国家重臣。曹操让汉献帝封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官,大将军、武平侯。

手上有了皇帝这张牌,不仅可以给自己人封官,还可以利用皇帝的名义来瓦解敌对势力。

当时的刘备是徐州的实际统治者。但刘备的徐州牧是陶谦临死前让出来的,没有皇帝发放的任命书,底气不怎么足。失败了的吕布,无路可走,被刘备收留,驻扎在徐州附近的小沛。

这两人,刘备城府深,吕布武艺高,都不怎么好对付,抱成团就更不好对付,曹操决定拆散他们,各个击破。

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在汉献帝那里弄了个诏书,任命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诏书里还附有一封密信,让刘备杀吕布。

这一计,就是有名的二虎竞食之计,没有汉献帝的诏书,还真不好施展。当然,刘备不是傻瓜,杀了吕布,曹操大军前来,靠自己和关张是无法抵挡了。再说,曹操能够让汉献帝发布诏书任命自己,也就能够让汉献帝发诏书夺回任命。所以,刘备把曹操的密信拿给吕布看,感动得吕布直掉眼泪。

曹操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这一回,还是用汉献帝的诏书,命令刘备去讨伐袁术,同时又暗中派人通知袁术做好准备。

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皇帝,象征着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是老百姓民心所向。只要把汉献帝抓在手里,曹操就可以自称代表着国家。手里控制着汉献帝,曹操一会儿发个诏书给袁绍,一会儿发个诏书给袁术,后来还经常发给孙权,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性。尽管这些实力派有也不把这些诏书当回事,但曹操还是靠汉献帝捞足了政治资本。

为了不让汉献帝碍手碍脚,曹操软硬兼施。

一是经常送点东西。除了水果和丝绸等吃穿用品外,还经常送些珍稀古玩,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二是送美女。曹操除了经常找一些美女充实后宫外,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进了皇宫,其中一个还当了皇后。

三是杀光汉献帝周围的忠臣。曹操是个非常强势的权臣,对汉献帝只不过是表面上尊重而已。他的存在对汉献帝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曹操不断地诛除公卿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汉献帝刘协也尝试着挣脱“傀儡”的命运,但没有成功。其中最著名交锋的一次就是 “衣带诏”事件。建安四年(199年),18岁的刘协任命岳父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

官渡之战前夕,董承联络西凉马腾、左将军刘备,动员自己掌握的军队在许昌宣称受汉献帝“衣带诏”,发动兵变。曹操毅然回兵诛杀董承,平定刘备在徐州叛乱,再次派遣卫觊入关,稳定韩遂、马腾集团。“除曹”行动尚未展开,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被灭三族了。刘协还曾授意自己的另一位岳父伏完筹划地下组织,也遭到了失败。为此,刘协付出了许多血的代价:他的岳父董承被灭了三族,董承之女董贵妃和腹中胎儿被一并诛杀;贵为皇后的伏氏及两个皇子连同伏氏的整个家族也成了曹操刀下之鬼。

但不管怎么样,曹操没有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曹操知道,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献帝的威望还在,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拥立汉献帝会对吴、蜀有牵制作用,而一旦自己废掉了献帝,就会给他们起兵的借口,并且会使自己陷入政治上的被动。因此,当孙权上书称臣,劝曹操称帝时,曹操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曹操掌握了皇帝的实权,不要皇帝的虚名,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既是为了争取民心,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忠臣形象。横槊赋诗时,曹操就曾经说:“要不是我,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曹操每每以“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不背叛殷商的文王自居,希望由儿子来背负篡汉的恶名,但是曹丕偏偏给他一个谥号“武帝”,自己来做文帝。

历朝历代,尽管屡屡有人为曹操翻案,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还是白脸奸雄。孔子说:“吾将谁欺乎?欺天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主要内容

1、东汉末都天子成了西北军阀的人质,几经磨难,落魄成流亡政府,曹操将其迎至许昌,以此功封为丞相,天子由流亡变身为傀儡。

2、从此,曹操的政令均以天子颁诏形式发出,各地诸侯陷入两难境地,服从则于己不利,尤其是讨伐其他诸侯,让曹操坐收渔人之利,不服,则违抗天子,大逆不道。

曹操以此政治优势,加以军事实力,统一了北方。

3、“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于《后汉书·袁绍传》,原文:“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是指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或比喻假借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东汉地主豪强横生,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形成了军阀割据,大汉王朝政令不畅,只是名义上的君主

曹操崛起后,将汉天子挟持到许都,以天子的名义名号施令,不遵从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使自己在程序上占据合法性,在兼并统一上占据了法统上的优势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