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为几个震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震级有几个等级

答:地震震级分为9个等级。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则会造成,人站立不稳;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可造成房屋破坏,少数倾斜。地震注意事项:

1、不要选择阳台、门窗、玻璃柜台处躲避,容易倒塌。

2、一次强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3、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地急着往户外跑,要注意广告牌、瓦片掉落砸伤

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地震烈度几个等级

1.微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2.有感地震:3-5级称有感地震。 3.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1度:人无感觉,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地震震动如大车驶过,门窗轻微作响,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门窗震动作响,器皿发出碰撞声。

5度:室内人人有感,室外大多数人有感,睡者震醒,房屋颤动作响,室内房顶和墙上的灰尘或抹灰掉落,墙壁灰面出现微裂缝,搁置不稳的器皿翻倒。

6度:室内群众惊慌失措,纷纷跑出,树木摇动,架上物品掉落,老朽和劣质房屋损坏,个别屋顶掉瓦或墙体微裂。

7度:人惊逃,房屋普遍掉土,壁面裂,房屋局部破坏,不牢固的房屋倾倒。

8度:人走路困难,砖砌房屋裂缝,烟囱倒,一般建筑物严重破坏,有地裂缝出现。

9度:人坐立不稳,地表有地裂,喷水冒砂,水管折裂,建筑物多倒塌,路基裂缝,铁轨局部弯曲,山区出现流土、滚石和崩滑。

10度:人有抛起之感,地表地裂成渠,甚至有基岩裂缝,山崩滑坡,桥梁水坝损坏,铁轨轻弯。

11度:大量人畜死亡,很少建筑物保存,铁轨扭曲,地下管道破坏,水灾泛滥。

12度:建筑物毁灭性破坏,地面起伏如波浪,大规模变形,山河改观。

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地震等级划分的标准

地震等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地震共分为几个等级如何区别每个等级

一、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二、按震级大小分类1、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扩展资料:一、传播方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二、地震震级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

C.F.Richter

)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s,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数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μm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的。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3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几个等级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