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这篇题目是什么意思

  “始”,最开始;最初。“得”,获得,引申为发现。这里的“始得”有最先发现的意思。在“西山宴游记”前面加“始得”,与文中的“发现”有关。如:“望西山,始指异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等等。  林云铭在《古文析义》卷十三中诠释:“全在‘始得’二字着笔。语语指划如画。千载以下,读之如置身于其际。非得游中三昧,不能道只字。”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寓情于景的语句赏析

语句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寓意: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 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语句2: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寓意: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 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语句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寓意: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 精神愉悦

作者表面上是要写西山的“特立”,实际上我们透过文章,隐隐地看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努力从政治变革失败的阴影中逃脱的心态,一种回归自然、释怀的心态.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过程与主旨

主题和中心思想: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全文(节选)如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如下: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扩展资料: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

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参考资料来源: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主旨

中心思想是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