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近现代货币理论的结果。美国从20世纪开始,一百多年来发生过几次危机,而08年的金融危机也算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看似没有危机,情势良好,但是险象丛生,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灰犀牛。

从87年股市瞬间崩盘开始,美国经济已经狂奔了20年,到07年进入疲态。最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住房价格指数升至历史新高,各种住房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层层嵌套,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情况,整个链条断裂。

那时候很多人房贷断供,而且被某些资金发现了,那些聪明资金开始押注做空房地产市场,最终引发股市,楼市,上市公司崩盘,倒闭。

具体有一部电影讲述得很清楚,叫【大空头】The Big Shot,情节很真实电影很精彩。看电影还可以学到不少知识点,像CDS,ABS,CDO等。

其实金融危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阶段,美国近十年已经完全走出危机而且发展到更好的阶段了。

危机也和我们启示:住房价格不能无限上涨,否则最终也会引发危机产生,国内金融工具不多,控制比较严,不容易在这一领域产生巨大危机。但是价格指数太高,超出一定范围是会引发危机的。所以我们现在说房住不炒。就是为了预防危机吧。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发生的 扩展资料

从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看清这个问题。

由以下部分构成

贷款+房价下跌+贷款证券化

贷款机构之间降低贷款条件。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放贷机构调低了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不少放贷机构开始向一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借贷人推出次级抵押贷款。一些次级贷款公司受利益驱使,开始了更加激进的信贷扩张,不查收入、不查资产,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很多坏账。

房地产降价,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新的融资。自2000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大家购房,从而逐步带动了一波以住房为标的的持续上涨的资产市场。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全国房价上涨了80%,涨幅为历史之最。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房屋价格开始持续走低。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放贷机构和借款人以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

但谁也没想到房地产价格会下降。人们普遍认为房产下降是不可能的。

但在整个住房市场存在降价预期以后,借款人很难再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房屋价值也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大幅增加,次级市发生严重震荡,并波及到了整个房贷市场。 房产价格下降以后, 违约现象大量出现。很多贷款者,成为名符其实的“房奴”,特别是那些“次级信用”的人,如打零工、新移民和年轻单身母亲等人,根本没有办法付出利息,更别说偿还本金了,于是抵押贷款市场违约率不断上升。

高风险房贷产品创新对房贷市场泡沫形成推波助澜。美国次级房贷在2003年推出时,曾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因为它圆了没有充分财力置业且信用欠佳人的购房梦想。在众多次级市场贷款公司“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房贷产品大量涌现。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是,降低贷款初期的贷款利率,一般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陡增。很多炒房地产短线的“信用优质”人士认定房价短期内只会上升,自己完全来得及出手套现,还有众多“信用一般”的人,用这类贷款去负担远超过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房屋。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这些贷款就可能变成高危品种,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搞了个抵押贷款证券化。各行业的联系更加千丝万缕。抵押贷款公司将手中的抵押贷款出售给银行,银行将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投资者。因此房产崩盘以后,对股市也造成了毁灭打击。

如同几百年前的郁金香危机。美国人没想到的是,房子本质也是商品。自然有涨有跌。

贪婪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

现在又在哪发生?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发生的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后,许多国家在努力实施救助的同时也在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上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与分析,被广泛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市场疏于监管,道德失范。

严格的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美国实行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双重是指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多头是指多个部门,如财政部OCC、美联储FRB、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 个机构。此种监管体系号称体现了美国的分权和制约的精神,而被视为全球的典范。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业务综合化的不断推进,该监管体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盲点”,从而使那些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疏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二点:

第一,金融领域最高当局的自由放任理念,难免导致不作为。在自由化的思想体系下,宽松的金融市场的监管成为疏于监管。于是,借助低利率政策促使资产价格上升,迅速刺激需求,这种政策虽然对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明显,却也创造了庞大的资产泡沫,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种下祸根。

第二,投资银行运作违规。作为投资银行,在“风险承担”的名目下,大量买入高风险资产以等待升值。将扩大“自营业务”视为银行运作的收入主体。受财富效应吸引,他们对金融风险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在疯狂逐利的华尔街里,“羊群效应”明显,导致大部分投资人盲从,助推市场泡沫。

(二)寅吃卯粮,消费泡沫膨胀。

美国人喜好消费,家庭储蓄率极低,消费入不敷出时则借助信贷工具寅吃

卯粮。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均值降到了仅仅略高于0. 5 %的水平。

首先是美国人的透支消费。美国人均收入世界第二,200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3. 8 万美元,但这却远远不能满足美国人的消费欲望,透支成为常态。美联储的长期的低息政策和金融创新进一步鼓励了美国人的消费行为,经过多年的累积,美国人的负债水平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信用卡、车贷、房贷的规模节节攀高,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达到GDP的100%,而历史上平均只有 60 ~70 % 。 其次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透支。美国的透支消费观不仅限于每个人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透支,更多地还表现在作为一个国家的美国对全球其他国家进行的透支。美国人口3 亿多,占全球人口的5 % ,但美国却消费了全球 25 %的资源。美国的透支行为导致了巨大失衡,据统计,美国每天需要借入近 20~30 亿美元的外国资金来维持美国的消费。

这种由外国资本支撑的美国的消费泡沫一旦破灭,美国国内的需求就会受到抑制,对国外产品需求减少,贸易量严重削减,进而引发外国对美国资产需求下滑,对美国的债券的购买也会下降,这些都会进一步降低消费,形成持续的恶性循环。长期来看,美元目前的状况更加糟糕,外国资本的供给也许比需求下降更快,因为其他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计划 ,其盈余资本将减少,对美国债券的购买力也会随之下降。

(三)、虚拟经济虚高,与实体经济失衡。

正常情况下,虚拟经济应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并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虚

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必然带来负面效应,可能引发泡沫经济,促使市场投机盛行,削弱监管当局监测能力。

首先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失衡。事实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源于虚拟经济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才酿成了目前日益深化的美国金融危机。

其次是全球虚拟经济失衡。当前,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到实体经济的5倍,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 %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余的巨额资金都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博弈。虚拟经济的发展既给经济带来效率,又由于其虚拟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世界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虚拟经济依托美元霸权向全球扩张,其追求短期高额利润的属性促使其完全超越了实体经济的限制,而相对独立性不断加强。这种独立性脱离实体经济而快速膨胀,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发生的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