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说玛瑙与和田玉的区别。

玛瑙与和田玉,均属于玉石。

不过二者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玛瑙是隐晶质的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未成玉的晶体矿物。有玉的质地,但是不强。

玛瑙:

2.硬度 玛瑙的硬度比软玉的硬度小得多,比如白玉等软玉就比玛瑙的硬度小得多.

3.光线投射性 玛瑙的光线投射性比较好,甚至比其他的宝石要好得多

4.颗粒体 玛瑙与翡翠等硬石的区别是玛瑙没有颗粒体,而翡翠在放大镜下能够观察到颗粒体.

玉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正所谓“石之美者皆为玉”,玉——就是美丽的石头!

玛瑙和玉不但成分不同,其中硬度也不同,和田玉一般硬度在摩氏硬度5·7之间,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和田玉,所以和田玉又称为软玉,而玛瑙的硬度一般都在7或者7以上。

玛瑙和和田玉除了在硬度上的区别外,其本身结构也是有区别的。玛瑙一般是隐晶质结构,用肉眼很难看到内部颗粒,而致密度差的和田玉,基本都是能看到内部纤维交织的结构。

当然,特别细腻的和田玉,也是可以达到无结构的。当然,还有人会把玉髓和玛瑙做比较,玛瑙是能看到天然的缠丝纹理,而玉髓则不能。

从玛瑙和和田玉的形成来看,它们也是有区别的。地下炙热的岩浆,由于火山的喷发被带到地面,经过迅速冷却,其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为玛瑙,随着地势的演变,有些玛瑙留在地面,而有些则埋藏在地下。

而和田玉是有山体经过风化,被剥落后滚入河床,经过若干年的河水冲刷和打磨,玉石变得细腻,充满油性和质感。

玛瑙与和田玉有何区别 扩展

玛瑙与和田玉有很大区别,不论产地品种,原素组成,縻氏硬度都有很大差别。简单分析一下:

玛瑙,构造是有纹路的玉髓,胶体矿物。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

"玛瑙"一词原于佛经,"阿斯玛加波"意为"玛瑙"。

玛瑙比较坚硬,摩氏硬度是6.5~7,密度每立方厘米2.65克。质地细腻,色彩丰富,纹路美丽,光洁度高等特点。玛瑙产地很广,很多地区都产玛瑙。

玛瑙品种很多,中国有句俗语:"千种玛瑙万种玉"。品种有:火玛瑙,苔藓玛瑙,带玛瑙,缟玛瑙,水胆玛瑙,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蚕丝玛瑙等等。其中最珍贵的玛瑙是"红缟玛瑙",“南红玛瑙"。

玛瑙首饰,平时保养,要注意不要与硬物摩察,要避免与香水,肥皂水,消毒液,洗涤灵及化学试剂等接触。以免损伤玛瑙。不用时要保存柔软的手饰盒里。忌阳光暴晒,忌高温烘烤。避免发生裂痕。

和田王,产于我国新彊和田地区。和田玉又分河床中产的叫籽料,山上开采的叫山料,不过籽料要比山料质地好一些。

和田玉属于软玉。摩氏硬度一般为6~6.5,密度一般每立方厘米在2.96~3.17克。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占57.60℅,还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锰,氧化镁,氧化钙,等等。

和田玉的品种由颜色划分。和田玉颜色很多,多为不透明,有极个别半透明的,有玻璃光泽。白色为上品,白色中的最佳者民间称为"羊脂玉"色泽如同羊脂。

玛瑙与和田玉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玛瑙与和田玉有何区别 扩展

玛瑙~矿物,古代称“白光琉璃”。其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硅,产域很广、品类甚多,颜色光美,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以做研磨用具、现代仪表轴承等,又可制器皿及装饰品,中医上还可入药来治某些眼疾等。

玛瑙就是一种以隐晶质石英(玉髓)成份为主的、具有明显纹带花纹的矿物,纯者呈白色,因含其它杂质而呈灰、红、绿、褐、蓝等色,颜色多且又杂,矿料一般呈纹带状分布。硬度很高,达摩氐6.5~7.0,多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特点呈玻璃光泽。

和阗玉~因产于我国新疆和阗而得名,属角闪石类,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等,比重2.9~3.1,硬度6.0~6.5,其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表面经琢磨后呈现强弱不等的光泽,色泽以白为好,质愈纯则色愈白,久享盛誉的“羊脂白玉”就是和阗玉中之精品。

许多和阗玉因含不同的金属元素而又呈黄、碧、青、墨等颜色,玉质柔嫩细腻温润,大多不透明,少数半透明,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和阗玉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它是我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据考在商代晚期,和阗玉就已进入中原地区,及至秦汉以后,可谓“昆山之玉更是声名遐尔,一枝独秀”。现我国出土存世秦汉以后的玉器珍品中,大部份是釆用和阗玉为原料的。

要问“玛瑙与和田玉有何区别”?那就是“玛瑙”的材质为矿物质、“和田玉”的材质属闪石类,它们主要的成份虽略有相同之处;但主要还是对“硬度”的相比较,突出的特征亦为双方的“光泽度”对比;前者呈玻璃光色,而后者则呈油脂蜡状光泽。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