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知识点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加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外交成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加强,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十二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梳理

(一)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殖民的表现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4)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影响

对殖民地:①殖民掠夺加深了拉美人民的灾难和痛苦; ②也激起了拉美人民的反抗斗争;

对欧洲:①从拉美掠夺的巨额财富运回欧洲,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搅乱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

  ②对殖民地的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

(三)殖民者对非洲殖民的特点和内容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评价

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二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除此之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为殖民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2)它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更大规模的冲突。另一方面,这是极其不合理、不平等的体系。它是建立在列强侵略、奴役亚非拉人民基础上的,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体现的是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遭到亚非拉人民的反抗。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古代埃及知识点

1.地理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于南北。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被认为是“尼罗河的馈赠”。

2.文明发展历程:

(1)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文明:

(1)天文历法: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①制定依据:按照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②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2)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医学:木乃伊

作用:增长了解剖知识,掌握了防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4)建筑:金字塔

①用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

②评价: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5)政治制度: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上: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王权衰落: 表现: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初三下册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记住两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两位文学家(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一位音乐家(贝多芬),一位画家(梵高)的名字就可以了。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高一最难历史知识点

我认为高一历史知识点以下几个非常重要并且比较难。

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背景:汉高祖为避免重蹈秦朝速灭的覆辙,巩固新建政权

(2)内容: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郡即郡县,国即封国)

(3)影响:随着分封的诸侯国权力逐渐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及职能:中书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3)评价: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3.宋代分割宰相权力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1)措施: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2内容:

1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是地方行政区,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3意义:

①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目的:网罗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选官制度:①汉朝----------察举制依据:孝廉(才能和品德)

方式:由下而上推荐

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依据:士族门第

★影响: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成为其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3隋唐时期--------科举制

★隋朝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库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