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国家和社会说,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孟子十分重视民心向背,“善政的民财,善教得民心”。

2.从人的发展说,教育是保存和扩充人的善端,形成高尚人格的决定力量。

天赋于人的知识善端,而非完全的道德;况且,人受环境影响,善端遭陷溺就会不善。

3.《孟子》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孟子》提出学校要“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沈以孝悌之义”。因此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其极为重视“孝”和“悌”,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4.“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人最宝贵的财富,远远高于物质财富,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在道德教育上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强调理性的自律道德,是中国教育史上“内发说”的代表人物。

教师读孟子的好处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

邮件:admin@lcrz.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